默默无闻声声入实:纪录片《北漂在纽约》中的声音设计

时间:2020-05-15 11:22:12阅读:74299
《北漂在纽约》是一部关于偷渡、种族与身份认同的纪录长片,讲述16岁的危地马拉男孩路易斯偷渡到纽约后,在语言、工作与生活上面临的诸多挑战下追寻美国梦的故事。影片于2020年完成制作并开始在各大电影节放映
默默无闻声声入实:纪录片《北漂在纽约》中的声音设计
默默无闻声声入实:纪录片《北漂在纽约》中的声音设计
1/2

《北漂在纽约》是一部关于偷渡、种族与身份认同的纪录长片,讲述16岁的危地马拉男孩路易斯偷渡到纽约后,在语言、工作与生活上面临的诸多挑战下追寻美国梦的故事。影片于2020年完成制作并开始在各大电影节放映,广获观众喜爱,获得了包括DocLands Film Festival的优秀纪录片奖以及MountainFilm的最佳投入奖。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影片的核心团队成员之一,来自中国的声音设计师逄博。

逄博201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全美排名第6的电影学院,查普曼⼤学道奇电影学院录取。过去三年多来,她扎根好莱坞,参与几十部电影的制作,其作品《The Beacon》更是获得了国际独立电影奖的最佳声音设计奖。

同剧情片一样,纪录片的核心在故事的讲述,但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对故事真实性具有极高的要求,视听语言需要巧妙地保持事件的现场感,且在艺术层面具有极好的情感渲染。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同期素材具有很大的随机因素,跟拍的时间、地点、事件都会根据人物实时的行动而改变。有时候,一个人物一拍就是好几年,拿到的素材很多时候是零散的,在后期中,剪辑会根据大纲去架构更完善的故事线,而声音部门则负责让重新整合过的故事线更加饱满。

“声音设计,作为整个后期制作流程的结尾部分,一方面要最大化的保持其声音叙事的纪实性,另一方面要根据人物的情绪,在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展开艺术渲染加工” 《北漂在纽约》声音剪辑师逄博说。

不同的嘈杂区分出两个世界

逄博表示,由于拍摄条件的限制,纪录片同期声音的收录很多时候达不到理想状况,其保真度相对较低,但纪录片声音设计的基点是最大限度地还原片中的声音环境。在声音的后期制作中,声音的设计与编辑需要与同期打好配合,所做的工作一定是以同期声音为基础展开的。《北漂在纽约》的两个主要拍摄地点相差甚远,一个在大都市,一个在危地马拉的偏远山区。在声音的后期制作中,逄博反复琢磨了同期声音中独属于特定空间的声音,进而丰富其中的细节。比如,同样是交通工具,纽约的车水马龙是具有当代气息的,而山区的皮卡车是很破旧的。在这个大方向上,进一步思考具体的素材选用。在纽约的部分,她着重用了动力比较足的当代汽车素材,而给山区的皮卡车配了比较廉价的发动机声。为了让声音与原始素材贴合,她花了很多精力反复听同期的声音,也看了很多类似场景的纪录片作为创作调研,最终筛选最合适的声音素材进行再次创造,力求做到真实且富有质感。

声音设计师“耳中”的情感表达

纪录片强调真实性。诚然,纪录片的声音创作空间不如剧情片大,但也可以渲染人物情绪。那么,根据故事需要,在还原真实环境的基础上,如何具有创造性地、又不失实地用声音表达人物情绪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在《北漂在纽约》中,路易斯第一次到纽约,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新鲜、陌生的,但隐藏其下的是无数的不确定因素。逄博说,初次观影时,禁不住回想起自己初来美国的场景——新鲜、陌生、新机遇带来的兴奋,夹杂着对不确定未来的担忧。

逄博与影片主人公这种情绪上的共通,对她的声音创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陌生环境下人会产生两种极端的对立情绪,一种是很猛烈的冲击,另一种是令人窒息的孤独感。逄博将这两种感受,运用到了影片声音的编辑中,她给予了声音一种潜藏的张力。在路易斯刚到纽约时,所感受到的环境是他之前生活里从未出现的,逄博利用密集的车喇叭声、警笛声、人群的交谈声、脚步声,甚至玻璃门开关的声音和门口风铃的碰撞声,将纽约嘈杂的街道表现得淋漓尽致。但逄博表示,为了在情感上表现出路易斯对新鲜事物的欣喜之情,她所选用的素材大多音色偏暖。而随着新鲜感的逝去,路易斯在情感上逐渐被孤独包围,这时偏冷质感的声音便会占据主导,像是风声或是带有金属质感的电灯嗡嗡作响,以反映路易斯的孤立以及与环境的疏离感。

逄博在录音棚进行声音设计工作

最后,逄博分享了她在好莱坞从事多部纪录片声音设计和剪辑工作中的最大感悟:纪录片的声音设计看似简单,但实际需要格外地细心,因为所用的每一个声音,既不能让观众感觉到人工色彩,又要最高效地发挥其艺术作用,同时要富有创造力地解决低成本拍摄所带有的诸多技术问题。每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背后都少不了一个声音团队几个月的精雕细琢。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