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在北京》杀青张嘉译姜武组“70后联盟”
近日,在京城热拍的《北京人在北京》正式杀青,一众主创“告别”了百天的青春造梦,为追求70年代以来几十年的时代质感,剧组拍摄制作精益求精,打造了一场时光之旅。故事以郭家四兄弟及身边人的喜怒哀乐,社会变迁中他们的经历与成长,来记录和思索一代人的曾经。《北京人在北京》由果靖霖担任编剧及艺术总监、周友朝执导,关小红任制片人,张嘉译 、姜武 、果靖霖、车晓 、曲哲明 、刘佩琦、徐洁儿 、啜妮 、种丹妮 、迟蓬、娜仁花、鲁诺 、张琛、刘端端 、夏志远、虞朗、李嘉慧等主演,正如导演周友朝所说,这部“真诚、生动、有趣味、有韵味的戏”通过讲述70后一代人的成长史,用有质感、有共鸣的故事去激荡全世代的青春。
在组团拍摄《北京人在北京》之前,导演周友朝和编剧果靖霖已经有过20多年的合作经验,两人对彼此的了解带来了创作上的默契。因此,在花费了五六年时间写完剧本后,果靖霖将剧本递给了周友朝,而故事中的真诚和情怀一下打动了导演,他直言能有这个机会“很兴奋”,因为“这个剧本虽然写的是70年代生人,实质上却是到21世纪的这几十年中,他们对生活的追求、奋斗、挣扎的过程,我虽然是50年代末生人,但是追求过程中的这种感觉、这种精神、这种艰辛、这种磨难、这种快乐,我和他们是心有戚戚焉”。而为了将这段有共鸣的“勇敢青春”完美呈现,让后辈了解,让前辈审视,两位主创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质感至上”的创作原则,力求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表演都不要留遗憾,对此,导演周友朝阐述道:“关于创作质感,第一个就是选择的这些场景有没有质感,能不能传达出那个时代的质感;再一个就是这些人物,他们在规定的情境内的心态符不符合那个时代人们的一些感受,同时又能跟当今时代的人的感受沟通起来。”这些原则保证了《北京人在北京》的制作方向和创作态度,让作品的品质有所保证。
在横跨几十年的《北京人在北京》中,承载70后情结的各色人物是编剧果靖霖创作中的关键。而之所以能够聚集张嘉译、姜武、果靖霖、曲哲明、车晓、徐洁儿、种丹妮等一众演员,也是因为这些人物写得着实精彩,各有特色的个性和命运安排不仅代表着70后,更是在青春成长的追求过程中折射着每一代人的缩影。在谈及人物创作时,编剧果靖霖表示:“把我们这一代人的愿景用几个个性的人物去展现,记录这代人充满追求和遗憾的青春情怀,因为它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甚至也不只是我们一代人的,它是有普遍性。”
北京人在北京剧照
而在一众角色中,尤以张嘉译领衔的“颜叔天团”和车晓领衔的“四仙儿”最有特色,对此,果靖霖逐一介绍:“在写郭家四兄弟时,我运用了一些象征主义的手法,以他们几十年的成长来说,老大象征着一种文化上的归隐,老二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心态,老三就是要跟生活跟命运跟理想死磕到底,
坚守诚意 正牌奇出 “好作品”才是市场
在如今IP盛行、鲜肉当道的影视市场上,《北京人在北京》并没有人云亦云地走这条路,而是沉静下来坚守自己的风格和诚意,这在编剧果靖霖看来“只要你充满诚意,你能够打动人心的,这样的作品一定是生动的,那么生动的作品一定是有生命力的”,而导演周友朝则更进一步解释诚意的力量:“我相信不管是八十年代,还是九十年代,在时间流失当中他们也有一个追求过程,也有挣扎过程。我想彼此心态相通下,只要怀有诚意,相信他们会喜欢的。”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