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地方叫马兰》央视热播幕后的“马兰故事”更动人

时间:2019-07-14 15:04:44阅读:72249
“等了三年多,终于等到了开播,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这就是我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我又想起了当兵时的激情岁月,还有参演这部电视剧的情景。”3月10日晚,曾
  • 有个地方叫马兰
  • 生活 年代 游戏
  • 宋运成 马境 任泽巍 冯秦川 张磊
《有个地方叫马兰》央视热播幕后的“马兰故事”更动人
《有个地方叫马兰》央视热播幕后的“马兰故事”更动人
3/3

  “等了三年多,终于等到了开播,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这就是我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我又想起了当兵时的激情岁月,还有参演这部电视剧的情景。”3月10日晚,曾经在新疆马兰基地生活工作过的河南小伙张新恒在观看电视剧《有个地方叫马兰》后在朋友圈写下这样的文字。和他一样激动的还有他的几位战友。

  电视剧《有个地方叫马兰》3月10日晚在央视播出,该剧讲述了当年马兰基地指战员、科技人员以及他们的子女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大漠中工作、学习、生活和由此发生的传奇经历和情感故事。电视剧播出后好评如潮,也引发了很多在马兰生活和工作过的人的情感共鸣。

 

  “看了电视剧后,我又回忆起了自己的经历。我是上世纪60年代跟着父母来到马兰基地的,刚开始生活比较艰苦,战士住的是地窝子、帐篷。来队探亲的干部家属、年轻媳妇最好的待遇是住通信车。如今到处是高楼,马兰的变化真是太大了。这些内容电视剧里都有展现,引发了我们马兰人的共鸣。”今年75岁的观众李新明说。

  演员说:想念战友,想回到马兰

  3月10日晚,距离《有个地方叫马兰》开播还有半小时,24岁的张新恒早早就守在了电视机旁,一同等待的还有他的战友罗惠源、魏朋程等人。“看这是谁?开播第一个镜头就是我,哈哈。”通过微信与战友罗惠源聊天的张新恒仿佛回到了4年前的部队生活,他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1995年出生的张新恒是河南新乡人,2013年当兵入伍来到新疆马兰基地。“我们坐绿皮火车整整走了两天,当走进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时,我以为自己当兵的地方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直到“马兰村”三个字映入眼帘,我才发现这里建设得太好了,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来到连队的第一天,我们新兵都不适应,离家远,训练也辛苦。第一天晚上,我们躺在床上睡觉,班长李欢唱了一句‘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大家瞬间泪奔了。”张新恒说,那会一个班12个人,分两间屋子睡。“我和班长就隔一堵墙,夜里失眠想家的时候,我就会敲一敲墙壁,班长听到声音,就过来坐到我床边陪我说话,直到我睡着了他才走。”

  回忆起在马兰生活的两年,张新恒还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我们连队门口种了一排梨树,我们在梨子上写满了“中国梦”“强军梦”这些字,但没有一个人去摘。没写字的梨子都被我们吃了,你不知道那里的梨子有多甜,每次我饿了渴了就摘几个吃,有一次我一下吃了七八个梨子,第二天就拉肚子了。”提起这件囧事,张新恒的笑声里有些失落,“好想念战友们,好想念马兰啊。”

  2015年,《有个地方叫马兰》在马兰基地取景,张新恒和战友们均成为了群演。“我记得十分清楚,当时正值三伏天,地面气温达到五十多摄氏度,我们一早起床就赶往戈壁滩,顶着大太阳配合剧组进行拍摄,午饭是馕饼、面包、榨菜、矿泉水。”张新恒笑着说,虽然拍戏辛苦,但作为马兰人,能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马兰精神被更多人知道,大家都很开心。

  张新恒的战友魏朋程虽然未出镜,但他是这部剧的“幕后英雄”。“剧组为了还原老前辈们的生活、工作场景,很多地方的取景都选在没有路的戈壁滩。为了剧组顺利拍摄,我和战友们每天都忙着修路,剧组拍到哪,我们修到哪,有些地方只能用手推车拉土,因为赶进度,装载机都被开坏了。”魏朋程回忆,当时自己在部队三年半没回过家了,准备回家乡探亲,但为了这部剧的拍摄,他暂时放弃了探亲假期。“快杀青时,剧组说要给我个角色,我拒绝了,选择了回家探亲,不然你们还能在电视上看到我呢。”爽朗的笑声仿佛让人感受到了马兰人的朴素与奉献精神。

  编剧说:马兰是我的青春 也让我圆了梦

  “2012年年底,我见到了《有个地方叫马兰》的总编剧白石同志,他曾在七、八岁的时候随同父母来到马兰基地,父母都是马兰基地546医院的医生。白石有许多在马兰生活成长的同学,前几年这群同学就一起讨论说想做一部电视剧,反映马兰基地建设之初那段艰苦岁月的故事。见到我之后,无意中又聊起了马兰的事情,我们俩一拍即合,他当即决定,委托我担任本剧的编剧。而我曾在马兰生活工作过。”参与《有个地方叫马兰》编剧的闫国喜说,自己一直想着能创作一部以自己服兵役的部队为原型的影视作品,《有个地方叫马兰》让他圆了梦。

  “上世纪70年代,我在马兰当兵,度过了青春岁月,记得当时乘坐的闷罐车(拉货的空车皮,不是客车)经过七个昼夜的颠簸,才到了吐鲁番火车站,然后再乘坐汽车到达部队驻地,当时通讯地址不显示具体地址,只显示信箱号。经过一个多月的新兵训练我被分到了汽车连,开始了六个月的汽车驾驶训练。记得当时学习理论的时候,连化油器的每个螺栓螺帽都能背得下来。”闫国喜回忆,训练期间,他和战友们一起执行任务,到吐鲁番拉葡萄,到哈密拉瓜,到乌鲁木齐练习城市驾驶,还到库尔勒吃了香梨看了露天电影。

  2014年,闫国喜和电视剧的摄制组主创一行重回马兰为电视剧采风,内心难掩平静:“以前,从北京去马兰要坐三天三夜的火车,现在去马兰20多个小时就到了。全车人一路上非常激动,而我们这些老兵哥恨不得立刻就回到故地。”闫国喜说。

  这次采风,让与马兰久别的闫国喜分外感慨,上世纪70年代,通往南疆的路颠簸坑洼,车过路时尘土飞扬,而现在,高速公路宽阔通畅。当走到库米什镇时,他惊呆了,以往低矮的平房几乎全都消失了,过往车辆川流不息。他说:“美!马兰已不是过去的小镇,在几代马兰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它已悄然变成一座美丽的边疆小城,青春献给了它,马兰人无怨无悔。”

本文系用户转载自新疆晨报,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反馈【mail#juqingba.cn】,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